“地平线报告之父”来沪:闵行课堂评价系统Amazing!
如果您关注新兴技术对教育的影响,那么一定知道《地平线报告》。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《地平线报告》启动于2002年,旨在勾勒出影响全球教育领域的教、学以及创造性探究的新技术。该项目关注新兴信息技术进入教育主流性应用的潜能,并已经吸引了175个国家约300多万名教育工作者加入到编写地平线系列报告的队伍中。 作为地平线项目的创造人之一,新媒体联盟的首席执行官莱瑞•约翰逊博士(Dr. Larry Johnson)对中国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流露出浓厚兴趣。近日,莱瑞•约翰逊博士来沪出席相关活动期间,特意参观了闵行教育学院“课堂教学评价系统”,并对系统给予很高的评价。
2016年年初,由美国新媒体联盟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研究的中国版《地平线报告》出炉,指出了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未来五年内的核心技术议题、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。 专家组一致认为,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常会受到某些局部或体系性挑战的阻碍,中国学校也不例外。其中,可应对的挑战之一就是,“将技术与教师教育相融合,为在职教师提供更为频繁的职业发展机会”,并据此提出了“提升数字素养”、“重塑教师角色”等途径。

课堂评价系统,是一种基于专业引领的评价机制,强调通过专家持续对教师的课堂观察和指导,达到改进课堂教学效果、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。当前,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正在经历“由单一向多元、由单调向多样发展,更关注经验加实证的分析,追求科学、合理的评价体系”(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助理、教研中心主任龚耀昌)。聚焦教师专业发展,闵行教育学院认同评价指标应从教师教学、学生学习、课堂文化和课程性质四个维度进行分析,并在此基础上,提出了打造“闵行区云录播课堂评价系统”的构想。

闵行区云录播评课系统是课堂评价研究的平台,包括教师数字化发展支持系统、学业质量分析系统、云录播评课系统、数据交换平台四大板块的内容。借助平台,将全区一百余所学校的录播教室课堂联成一线。八千余名在职教师,均可实时观摩各校的课堂教学,或在日常教学实践中,通过终身学习、教学反思、教师学习共同体、专业引领、教师成长记录袋等平台模块,为个人反思与专业反馈提供支持,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